找到相关内容5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内观智慧禅

    名色关系缘智; 3. 三法印智(即法住智) ; 4. 弱的生灭随观智和成熟的生灭随观智; 5. 坏灭随观智;…11.行舍智; 12. 随顺智:走到世间的尽头,开始进入无相、无愿、空解脱门,以涅槃为所缘...

    Sujiva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4052424.html
  • 缅甸帕奥禅林参学记

    已修完禅师所教导的学程,也就是说已经修到“行舍智”,这是证入初果前的阶位,也是行菩萨道最基本的证量,但那还是属于凡夫位。他们返乡四处教导他人修禅了。但那不算是跟随禅师的足迹,禅师鼓励已修到行舍智的人,...竟然有办法以短短二十一天的时间,就修完帕奥禅师所教授的禅法学程。而华裔参学者之中,听说也有几位约半年的时间修到“行舍智”。这些案例是寥若晨星的,却也是值得我欢喜与羡慕的榜样。  我自忖不是那种高可塑性的...

    法味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4046927.html
  • 止与观:大师们怎么说?(上)

    ,特别是平衡的“行舍智”时,心只安置于它的目标上,而绝不会散乱,即使行者想让心散乱,也办不到,且退回到它所注意的内观目标,有些行者能够一口气坐上六、七个小时,甚至更久。由此可知,刹那定必然被强化,否则...

    Ven. Visuddhacara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5947412.html
  • 道非道智见清净

    」,这即是称为达顶观(sikhapatta vipassana)的行舍智、随顺智与种姓智。)  (二)、另一个方式﹕禅修者始于观照内,进而交替地观内与观外,当他正在观外时,观智与圣道相接,这即是「始于...

    帕奥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285573626.html
  • “初果”续言

    科学所谓的微细分子(色聚),证入无我、空性,而得行舍智。   刹那定是慧解脱的工具,所以唯有包含刹那定的毗婆舍那观禅,才堪称为正定,奢摩他定因不能发慧,不被称为正定;但也有说奢摩他的四禅是正定,理由是...

    陈慈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0840109.html
  • 南传佛教的介绍

    短暂、很浅薄,而是说毗婆舍那观的止观力敏锐到能看穿那迅速又连续不断的剎那生灭现象,而且这止观力能粉碎现代科学所谓的微细分子(色聚),证入无我、空性,而得行舍智。   剎那定是慧解脱的工具,所以唯有包含...

    郑振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2842773.html
  • 「初果」续言

    」,所谓剎那定,不是说它的定力很短暂、很浅薄,而是说毗婆舍那观的止观力敏锐到能看穿那迅速又连续不断的剎那生灭现象,而且这止观力能粉碎现代科学所谓的微细分子(色聚),证入无我、空性,而得行舍智。  ...

    陈慈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3649247.html
  • 离散与集约——两种思维方式、及禅宗作为中国文化的选择

    法,此品中还有"十八大观","生灭随观智"的五蕴生灭观五十相,以及"十种观的染"等等;在"说行道智见清净品"中,其"行舍智"之"观空",则有一行相空与二行相空、四行相空、六行相空、八行相空、十行相空、...

    青 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5750858.html
  • 问与答

    29?120中、下)。南传上座部则主张:修菩萨道者,必须努力地修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 bana),(仅停于此)他不会证入圣道,否则就不可能成佛了。这或许可以称为“菩萨忍”吧!此外,依照...

    Santagavesaka Bhikkhu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2352520.html
  • 觅寂比丘:问与答

    一位,不可能转修独觉乘(大正27?33中;大正29?120中、下)。南传上座部则主张:修菩萨道者,必须努力地修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 bana),(仅停于此)他不会证入圣道,否则就不...

    觅寂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4954766.html